
Tesla特斯拉的下滑不僅受到競爭對手的擠壓,也來自於內部挑戰。首先,Tesla執行長Elon Musk在歐洲市場的形象爭議不斷,導致不少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距離感。再者,雖然Model Y是Tesla的銷售主力,但2025年更新後的版本並未掀起太多話題。即便推出了全新高性能版本,但其高昂價格使其難以吸引主流買家。整體而言,Tesla在產品新鮮感與價格競爭力上的不足,使得它逐漸失去在消費者心中的吸引力。即便目前Tesla年初至今仍以1.5%的市佔率領先比亞迪BYD的1.1%,但對比去年Tesla的2.3%,可見其優勢正在迅速縮水。
與Tesla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品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拓展歐洲市場。BYD在2025年7月的銷量達到13,503輛,年增225%,成功取得1.2%的市佔率。這主要歸功於其具備高性價比、設計現代且設備齊全的電動車產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空間。除此之外,其他中國品牌如NIO蔚來、XPeng小鵬汽車等也逐步進入歐洲市場,加劇競爭。這些品牌推出的車型在價格上大多能壓過歐洲與美國品牌,但在續航、安全配備與科技感上絲毫不遜色,使消費者更願意嘗試新選擇。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與價格敏感度的提升,中國車廠的影響力將持續擴大。
儘管Tesla遭遇困境,但整體電動車市場在歐洲卻迎來全面成長。ACEA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電動車BEV銷量成長39%,插電式油電車PHEV增長57%,油電混合車HEV也提升了14%。今年初至7月整體累積銷售分別為BEV 137萬輛(+26%)、PHEV 70萬輛(+25%)、HEV 275 萬輛(+15%),顯示市場正持續朝向電氣化發展。與此同時,傳統燃油車正面臨市場萎縮,汽油車銷量下降21%,柴油車更是重挫26%。整體而言,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現已占歐洲新車市場近60%,正式躍升為主流動力系統。未來,隨著政策推動與消費者接受度提高,預期這一趨勢將更為鞏固,Tesla若不調整策略,恐怕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