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的相關文章
海鷗帶比亞迪飛,超越Corolla、Golf與Model 3,海鷗僅花2年時間就達到百萬輛
中國汽車品牌近年快速成長,尤其又以BYD最為強勢,旗下海鷗電動車則因平價創下出色銷售成績,上市至今才2年就達到驚人的百萬輛銷量。
Jun 20, 2025
福斯ID. Buzz AD領先特斯拉 Level 4自動駕駛車登場
Volkswagen福斯旗下專注於城市移動服務的子品牌MOIA,近日正式發表了量產版ID. Buzz AD自動駕駛電動廂型車,成為全球第一款真正進入量產階段的Level 4自駕接駁車。這輛車以知名的ID. Buzz為基礎,加入自動駕駛技術領導者Mobileye的先進感測系統,與專屬的AI行車控制平台整合而成,代表福斯在自駕技術與城市交通解決方案上,率先完成量產,領先特斯拉。
Jun 19, 2025
Tesla全新Model Y車主交付派對派對,第四代超級充電強化台灣市場佈局
Tesla 今日於台北南港服務體驗中心舉辦全新 Model Y,宣告台灣市場即將正式展開交付,並揭示這款劃世代純電休旅的升級亮點。活動現場不僅展示全新家族車系與純電皮卡 Cybertruck,第四代超級充電座及各類家用能源產品亦同步亮相,預期全新 Model Y 將引領下半年台灣電動車市發展,並持續加深 Tesla 在台的佈局展望。
Jun 18, 2025
超小七人座又回來了!特斯拉 Model Y七座版本即將重返市場
特斯拉近日證實,旗下熱銷跨界休旅車Model Y的七人座版本即將回歸市場,這項消息是透過特斯拉向車主發送的電子郵件曝光的,內容強調該車型將「提供多達七個座位以及足夠的載物空間」,顯示品牌正試圖透過空間機能提升市場競爭力,這次的曝光時機極為關鍵,因為特斯拉目前在全球多個市場面臨電動車需求放緩的挑戰,而重新推出七人座版本,則可望吸引家庭用戶、提升產品多樣性並鞏固市場佔有率。
Jun 10, 2025
【試駕】電動車的那個理想模樣 — Volvo EX40
解構一下,電動車其實本該拆成「電動」與「車」兩個不同概念。
電動當然指的是純電動能,但車呢?難道只要會跑的就能稱之為車?
試駕Volvo EX40時,我不住反覆思量...
電動當然指的是純電動能,但車呢?難道只要會跑的就能稱之為車?
試駕Volvo EX40時,我不住反覆思量...
Jun 06, 2025
歐洲自駕法規重大鬆綁?歐盟可能為避免關稅讓特斯拉FSD上路
歐盟目前正考慮對自駕車規範進行重大修正,可能放寬對自動駕駛系統的審查標準,以換取美國在貿易關稅上的讓步,這項政策若實現,將可能讓特斯拉的FSD系統得以在歐洲市場獲得更多自由運作空間,甚至可能改變整個汽車產業在歐洲的技術認證方式,這不僅關係到特斯拉一家公司,還涉及德國車廠像是BMW、福斯、賓士與歐盟之間的政治與經濟角力。
Jun 06, 2025
一個小塑膠零件引發問題 特斯拉Model Y Juniper首次召回
特斯拉最新改款的Model Y Juniper雖然剛推出不久,但近日卻因一個微小塑膠零件的瑕疵,迎來首次召回事件,這次召回與以往特斯拉常見的軟體更新修正不同,這是一項無法透過OTA無線更新解決的問題,必須由車主安排至授權服務中心進行實體維修,受影響的部分來自馬來西亞的供應鏈,所幸只有172輛車受到影響。
Jun 05, 2025
只要花250美元就能讓你的Tesla Model 3/Model Y車室變高級
Tesla Model 3與Model Y座艙變得更加簡潔俐落,整合所有功能的中控與強大的網路功能也深受支持者喜愛,雖然Tesla在科技方面讓人讚賞,但在車室質感氛圍營造就還有進步空間,不過現在可以事後進行升級,Tesla商店推出飾板,只要250美元就能讓車室變高級。
May 28, 2025
Tesla Model Y歐洲表現差 銷量驟降五成顯示品牌危機
Tesla在歐洲的表現可謂是一場風暴,儘管該品牌執行長Elon Musk曾信誓旦旦表示未來仍會長期領導公司,但面對近期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低迷,即便是董事會也可能開始重新考慮策略,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Tesla在歐洲的總銷量至4月為止年減38%,從101,677輛降至62,313輛。這樣的跌幅不僅驚人,且呈現持續惡化的趨勢,特別是4月的單月銷售下滑了46.2%,從去年同期的14,696輛銳減至7,908輛。
May 22, 2025
【試駕】美輪美奐之外,看800V如何將Audi Q6 e-tron科技樹點滿?
歷經這些年的淬煉,消費市場顯然更清晰電車輪廓究竟為何,外在Fancy已非重點,加速與空間更不成問題,現主時,高端電動車買家看的是電能科技、充電效率與駕乘況味,於此Audi Q6 e-tron既坐擁800V充電架構,又兼備美型設計外加完熟鋪陳,於外於內,徹底實現當代電動車的一切期望與想望,當然現身即焦點,上路滿載艷羨。
May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