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特的「通用電動車平台」(Universal Electric Vehicle Platform)由前Tesla工程師Alan Clarke領導的祕密團隊研發,其核心在於極度簡化車體結構與組裝零件。透過一體式鋁合金壓鑄取代多塊焊接鋼板,這項技術讓車體零件數量減少四分之三,焊接點減少三分之二,緊固件也減少一半。不僅如此,新平台還讓配線長度減少約1.6公里,進一步降低重量並提升組裝效率。這些技術不僅縮短製造時間,也降低生產成本,為福特打造平價且高性能的電動車打下基礎。
除了硬體平台革新,福特在製造流程上也全面進化。過去百年來汽車製造一直以單一組裝線為主,但福特此次改採所謂的「生產樹」流程。新車的前端、後端與電池模組分別於三條平行產線同步打造,最終再合而為一進行總組裝,這種方式可大幅縮短裝配時間並提高生產彈性。福特認為,這項生產方式是其挑戰中國品牌和新創品牌的重要利器,並強調這不僅是一次技術升級,更可比擬於當年Model T帶來的產業革命。
基於上述平台與製程優勢,福特預計在2027年推出的中型電動皮卡不僅將擁有與野馬Mustang跑車同等的加速力,更具備Toyota RAV4等級的車室空間。官方更保證,這款皮卡的五年總擁有成本低於一台三年車齡的Tesla Model Y。此外,該平台也將衍生出包括雙門商用廂型車、三排座SUV等多種車款,展現極高的靈活度與可擴展性。對於已落後於特斯拉和中國品牌的福特來說,這場技術與製程的革命,正是其彎道超車的關鍵。
在這場由電動車主導的新時代戰爭中,福特以創新的平台設計與顛覆性生產模式正式對新創車廠發出戰帖。雖然尚未看到實車問世,但從目前釋出的資訊來看,福特不僅汲取了Tesla的長處,更嘗試將百年造車經驗轉化為下一波產業優勢。若這套策略能如願實現,不僅有望讓福特在電動市場上重回前段班,也將帶動整個產業對製造效率與平台簡化的重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