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事
May 07, 2025

小米SU7 Ultra軟體更新爭議 安全性問題導致性能大減650匹

小米的電動超跑SU7 Ultra引發了廣泛爭議,這款車本以超高性價比和媲美保時捷Taycan Turbo GT的1,548匹馬力成為焦點,近日卻因為一項「安全為由」的軟體更新導致動力限制,引爆車主不滿,版本1.7.0的更新中,SU7 Ultra的最大動力被限制在900匹馬力,除非駕駛能夠通過在小米認可賽道上的「圈速測試」,否則無法釋放完整動力,這引來大量用戶抗議,最終小米不得不緊急撤回該項限制。
小米近日針對SU7 Ultra的軟體更新引起爭議,因為他們將性能限制在900匹。
小米近日針對SU7 Ultra的軟體更新引起爭議,因為他們將性能限制在900匹。

根據小米官方說法,此次更新初衷為「安全」,認為超過1,500匹的動力僅應交由具有賽道經驗且經過認證的駕駛使用。因此,新增了「Qualifying Mode」,要求車主在特定賽道跑出認可成績後才能解鎖完整動力。除此之外,啟用彈射起步功能還需等待60秒冷卻時間,限制了車輛在日常道路上的性能發揮。然而,對於購買這款高性能車型的消費者而言,此舉無疑等同於「降級」,有車主指出,小米在銷售階段從未提及會有如此限制,甚至廣告中強調SU7 Ultra具備超越Porsche保時捷Taycan的極限性能,這讓不少消費者感到被誤導,認為自己的權益被損害。

網路上的批評聲浪不斷,有車主直言:「如果我想要的是900匹馬力的車,根本不會選Ultra。」許多車主湧入小米社群和汽車論壇要求恢復完整動力,這也讓小米不得不緊急進行危機處理,宣布撤回相關限制,並表示將在未來軟體更新中更加透明。小米發言人向媒體表示:「我們非常感謝客戶在社群平台的積極反饋,我們將確保未來在軟體更新時更為公開透明。」同時,已安裝1.7.0版本的車主未來也將透過OTA更新恢復完整動力。

小米SU7 Ultra的事件暴露了電動車產業的一項核心問題,當車輛的性能可由遠端軟體控制時,消費者的購買權利與品牌的安全責任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從技術層面來看,小米此次的設計出於安全考量無可厚非,但若在未事先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限制性能,則可能構成信任危機。小米SU7 Ultra的軟體更新風波提醒了我們,科技進步帶來的不是無限自由,而是需要更嚴謹的透明機制與使用者保障,未來在性能與安全之間的拿捏,將是每一家車廠無法忽視的課題。

安裝了最新更新之後,車主必須通過小米的圈速測試才可以解鎖所有性能。
安裝了最新更新之後,車主必須通過小米的圈速測試才可以解鎖所有性能。
目前小米已經將開限制撤除,但也引發了眾多討論。
目前小米已經將開限制撤除,但也引發了眾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