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eh Wu 的文章
向CR-X致敬的現代演繹 Honda Integra Targa現身
在廣州車展上,GAC Honda推出了一款令人驚喜的概念車Integra Targa。這款車以中國市場的Civic為基礎,透過顯著的改造,重新詮釋了1990年代Honda經典小跑車CR-X的精神。雖然Prelude新世代油電跑車正成為品牌焦點,但這款雙門、可拆卸Targa車頂的Integra概念車卻悄悄吸引了不少關注,以其獨特設計向本田過去的跑車致敬。
Nov 25, 2025
電池供應過剩 全球電動車產業的潛在危機
近年來汽車製造商與電池生產商紛紛投入巨資擴充電動車電池產能,期待隨著電動化浪潮掀起,需求會快速爆發,但最新由AlixPartners提出的報告指出,電池產能增速或將大幅超出實際需求。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電池產能預計將是實際需求的三倍。以北美為例,其電池產能接近需求的四倍,而中國的情況更加嚴重,產能可能比需求多出五倍以上。這種供過於求的結構,不僅使得電池廠商面臨財務與產能利用率的壓力,也讓整個汽車產業不得不重新思考其電動化投資節奏與策略。
Nov 25, 2025
Fiat 500 Hybrid重返燃油戰場 但動力真的太弱了
面對電動車市場的銷售失利,Fiat選擇重啟內燃機動力的經典車型500,推出全新的Fiat 500 Hybrid,但這款新世代油電混合動力小車在動力表現上卻相當保守,讓人彷彿回到上個世紀的駕駛體驗。雖然外型延續電動版500e的精緻設計,但動力數據卻讓人驚訝,因為這輛車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竟需超過16秒,幾乎可說是當今車壇的「最慢市售車」之一。
Nov 24, 2025
美國汽車貸款違約率創新高 一場1992年以來最嚴重的警訊?
近幾個月來,美國汽車貸款市場傳來令人憂心的數據。根據Fitch Ratings的最新報告,截至2025年10月,次級信貸借款人中,超過60天未繳貸款的比例已達6.65%,創下自1990年代初期以來的新高紀錄。這不僅超越了疫情後與金融海嘯時期的高點,也突顯出目前美國民眾在面對汽車支付壓力下的困境。相比之下,信用良好的主要借款人違約率僅為0.37%,相對穩定,顯示問題主要集中在低信用族群上。
Nov 24, 2025
BMW又騙人了 iX3真實測試超越官方續航
BMW在電動車領域再度展現實力,最新一代的iX3不僅在設計與性能上展現進步,在續航力方面更是表現亮眼。儘管官方以WLTP測試標準公布的續航為800公里,但BMW工程團隊最近進行一場實地測試,從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廠一路駕駛至德國慕尼黑,行駛距離高達1008公里,令人驚艷。這不僅遠超原廠數據,甚至在抵達目的地時,電量仍有2%,估計還能再行駛20公里,顯示這輛新世代純電SUV實力不容小覷。
Nov 21, 2025
Manthey Racing再創高峰 不改引擎卻讓Porsche 911 GT3更快
在性能車的世界裡,Porsche 911 GT3一直被視為平衡日常駕馭與賽道激情的巔峰之作。而當你認為它已經無可挑剔時,來自德國的Manthey Racing再次證明了「更好」永無止境。他們最新針對911 GT3所打造的升級套件,未對引擎進行任何調整,但卻成功讓這款跑車在Nürburgring北環賽道縮短了整整2.76秒的單圈成績,來到驚人的6:52.981。
Nov 21, 2025
重建破碎聯盟的關鍵時刻 Nissan與Renault悄悄重啟合作談判
曾是全球汽車業最具代表性的跨國聯盟之一,Nissan與Renault的合作關係在近年來幾經波折。如今,雙方似乎正悄悄展開新一輪的合作談判,試圖重建昔日的聯盟關係。根據外媒報導指出,Renault與Nissan兩家公司的新任執行長正在積極洽談新合作模式,顯示雙方都有意在現今汽車產業劇變的情勢下再次結盟,攜手共度難關。
Nov 20, 2025
特斯拉Model X默默減重進化 是偷工減料還是工程奇蹟?
自2015年首次亮相以來,Tesla Model X在外觀上未曾有過重大改變,但在不為人知的細節裡,這輛電動SUV實際上已歷經多次微調與進化。特別是在重量管理方面,Tesla透過長期且隱性的工程優化,使2026年式Model X比十年前的版本輕了將近181公斤,成為電動車界罕見的減重案例。這一切的改變雖然悄無聲息,卻大幅提升了車輛的性能、能效與操控表現。
Nov 20, 2025
Hyundai全新碳纖維套件 展現Ioniq 6 N更狂野面貌
在性能車市場日漸白熱化的當下,Hyundai為其旗艦電動性能車Ioniq 6 N推出全新「N Performance Parts」選配套件,以強化空氣力學與賽道表現。這套售價韓國售價為11,000,000韓元(約台幣23.4萬元)的升級方案,最大亮點在於導入了一組靈感源自Porsche 911 GT3的「雙層可調式碳纖維天鵝頸尾翼」,可提供最高305公斤的下壓力。此外,該套件還包含更突出的前下擾流板、側裙與後擴散器,皆採用裸露碳纖維設計,並與車體下方的紅色飾條形成強烈對比,塑造更具戰鬥感的外觀氛圍。
Nov 19, 2025
比亞迪歐洲擴張爆發 從中國龍頭邁向全球巨頭
在短短五年內,比亞迪從一個在歐洲幾乎默默無聞的品牌,轉型為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勢如破竹的巨人,如今這家中國車廠已經進軍歐洲29個市場,2024年前九個月的銷量已突破80,807輛,年增幅度超過三倍。隨著品牌知名度與產品競爭力的攀升,比亞迪正在為下一階段的擴張做準備,並計畫將觸角延伸至歐洲更多地區,以建立更深厚的在地化根基。
Nov 19,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