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廝
Sep 10, 2019

Porsche上海體驗中心驚奇之旅 難忘Taycan嗆辣滋味! (前篇)

上週Porsche首款純電跑車Taycan在全球三地同步發表,這次CARTURE這次有幸受Porsche Taiwan之邀在發表會前至上海的體驗中心先行上了Taycan的教育訓練課程,這次主要針對外型設計、動力、車體結構、底盤、內裝、充電、空氣力學這些項目進行詳盡解說,原廠希望在發布會前先讓媒體了解這輛純電跑車到底多少能耐,其中還安排了試乘原型車的機會讓媒體體驗Taycan究竟與傳統燃油車的輸出特性有何不同,由於資料量龐大,本篇將會分作前、後兩篇介紹,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兩天一夜的的驚奇旅程吧。

由於上海的教育訓練課程時間點是安排在發表會的前兩周,因此來自亞洲各國的媒體一到體驗中心便被要求將所有的攝影設備集中保管,保密動作可說是滴水不漏,而這次活動主要針對Taycan從外到內細分為7項不同課程進行解說,在前往上海之前其實已對Taycan進行不少的資料蒐集,不過上過課後又得到更多的新資訊,本篇會以課程內容為主,接下來還會有亞洲區的發表會影片上架,一開始我們就先從外觀設計這堂課開始講起。

受Porsche Taiwan之邀在發表會前至上海的體驗中心先行上了Taycan的教育訓練課程
受Porsche Taiwan之邀在發表會前至上海的體驗中心先行上了Taycan的教育訓練課程
Porsche上海體驗中心就位於知名的上海賽道旁邊
Porsche上海體驗中心就位於知名的上海賽道旁邊
媒體一到體驗中心便被要求將攝影設備貼上遮蔽貼紙
媒體一到體驗中心便被要求將攝影設備貼上遮蔽貼紙

其實Porsche在發表會之前已陸續對媒體釋放出一些原型車在全球各地進行測試的相關照片與資料數據,不過大家所看到的皆是身著偽裝貼紙的原型車照,但課堂上的投影片已率先公佈了量產版本的真實模樣,如有持續追蹤Taycan訊息的網友們一定知道它是以2015年展示的Mission E概念車為其設計概念,外觀上兩款車有著極為相似的設計語彙,只不過Taycan的身型小了一號,而且從正面看去又更扁平了些,從原廠提供的數據來看,Taycan車寬為1,966mm,車高為1,380mm,比自家的911略高卻又比Panamera略低,車身比例看起來依舊相當緊湊,車頭部分由於少了內燃引擎的限制,傳統引擎蓋的面板能做得更加低斜,兩側圍繞著頭燈的突起鈑件依舊維持著Porsche的經典弧度,頭燈同樣採4點式的LED日行燈設計不過卻比起其他家族車款更為寬大,側邊還留有一道讓氣流通過的通風口造型,這也成就了Taycan獨一無二的面容特徵。

這次主要針對外型設計、動力、車體結構、底盤、內裝、充電、空氣力學這些項目進行詳盡解說
這次主要針對外型設計、動力、車體結構、底盤、內裝、充電、空氣力學這些項目進行詳盡解說
Taycan是以2015年展示的Mission E概念車為其設計概念
Taycan是以2015年展示的Mission E概念車為其設計概念
少了內燃引擎限制,傳統引擎蓋的面板能做得更加低斜,兩側圍繞著頭燈的突起鈑件依舊維持著Porsche的經典弧度
少了內燃引擎限制,傳統引擎蓋的面板能做得更加低斜,兩側圍繞著頭燈的突起鈑件依舊維持著Porsche的經典弧度

雖然Taycan已無設置燃油引擎,不過前保桿下方依舊留有氣流通風口之設計,為的是讓電池的冷卻系統及空調依舊保有降溫功效,同時吸入的氣流也能幫助帶走煞車產生的多餘熱能。

車頂線條在B柱之後急遽下修,即便Taycan是一輛四門電動跑車,不過仍保有雙門Coupe般的外型輪廓,車側在前輪拱後方延伸出一道折線,除了具備導引氣流的功能外,也能讓外觀看起來更具肌肉感;車門把手則與門板齊平,為的是讓側邊線條更為平順,當需要開門時會自動彈出;輪圈造型則延續Mission E的概念,五幅鍛造式的造型搭配光高澤銀、黑雙色設定,讓側邊看起來更為動感也更具張力。

傾斜的C柱車頂搭配寬大的翼面肩線刻畫出Porsche經典的寬闊尾部,融於尾廂凹陷處的恆亙式尾燈讓車尾線條看來更為簡潔,廠徽字樣設計在兩組尾燈中央的玻璃罩內,屆時還提供深金屬配色供車主選購,上方為三段式的啟閉尾翼,保桿下方則配置有水平造型百葉窗式後擴散器,橫至於整個保桿下方凸顯出Taycan寬而深的跑車化外觀。

前保桿下方依舊留有氣流通風口之設計,為的是讓電池的冷卻系統及空調依舊保有降溫功效
前保桿下方依舊留有氣流通風口之設計,為的是讓電池的冷卻系統及空調依舊保有降溫功效
主動式進氣簾能依不同的駕駛情況自動啟閉
主動式進氣簾能依不同的駕駛情況自動啟閉
車門把手則與門板齊平,為的是讓側邊線條更為平順,當需要開門時會自動彈出
車門把手則與門板齊平,為的是讓側邊線條更為平順,當需要開門時會自動彈出
傾斜的C柱車頂搭配寬大的翼面肩線刻畫出Porsche經典的寬闊尾部
傾斜的C柱車頂搭配寬大的翼面肩線刻畫出Porsche經典的寬闊尾部
百葉窗式後擴散器橫至於整個保桿下方,凸顯出Taycan寬而深的跑車化外觀
百葉窗式後擴散器橫至於整個保桿下方,凸顯出Taycan寬而深的跑車化外觀

Taycan之所以擁有如此流暢外型,絕大部分是為了創造出0.22 Cd的超低風阻係數,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並維持Porsche的經典弧線,即便已透過3D軟體模擬過無數次,設計師依舊在測試風洞中耗費了1,500小時對外型進行精密微調,前保桿下方的進氣口設計有主動式氣簾,關閉時能減少風阻,打開時能帶走冷卻系統及煞車所產生的熱能,搭配頭燈側的氣流旁通道能降低高速下的紊流與阻力;由於無須顧慮排氣系統,車底盤能設計得極為平整,甚至連懸吊系統都有獨立的蓋板包覆,搭配後擴散器的協助能讓底部氣流更快速的通過,進一步創造出低風阻及減少昇力的效果。

由於無須顧慮排氣系統,車底盤能設計得極為平整
由於無須顧慮排氣系統,車底盤能設計得極為平整
平整化底盤能讓底部氣流更快速的通過,進一步創造出低風阻及減少昇力的效果
平整化底盤能讓底部氣流更快速的通過,進一步創造出低風阻及減少昇力的效果

再來要介紹的是車體結構與安全這堂課,Taycan由於無內燃機限制,因此車頭前端的潰縮區可運用空間更廣,主動式引擎蓋也能作為行人遭撞擊時的緩衝,另外Taycan的電池模組設置在車底,除了能獲得低重心的優勢外,為了保障電池模組的安全,外框架也設計成能吸收衝擊的結構體,當遭到側撞時除了車身結構體會吸收衝擊力外,電池的外框架也可吸收一部份的衝擊力道,同時為了讓後座乘客擁有更多的腿部空間,在後座腳踏部分設計為向下延伸的凹槽,除了能讓後座乘客擁有低重心的坐姿,也可避免較低的車頂弧線壓迫到頭部空間,同時前、後還各保有81公升及366公升的儲物空間可運用,對一輛跑車而言算是相當實用的設計。

Taycan由於無內燃機限制,因此車頭前端的潰縮區可運用空間更廣
Taycan由於無內燃機限制,因此車頭前端的潰縮區可運用空間更廣
為了保障電池模組的安全,外框架也設計成能吸收衝擊的結構體
為了保障電池模組的安全,外框架也設計成能吸收衝擊的結構體
前、後還各保有81公升及366公升的儲物空間可運用
前、後還各保有81公升及366公升的儲物空間可運用

Taycan令人驚豔的外觀印象同樣延續到車艙設計上,內裝風格延續1963年初代911的簡潔設計,清楚的分區及駕駛導向設計再再凸顯出Porsche駕馭至上的品牌核心,駕駛座儀表採突破性的曲面螢幕建構,並設於儀表板至高處,為的是提供駕駛在任何狀態下皆能獲得絕佳的視角,該螢幕的尺寸為16.8吋,數位儀表顯示可以經典的3圓或5圓環方式呈現,同時還內建有地圖、全地圖、極簡共四款顯示模式,無論想套用傳統的5圓環式儀表或僅顯示重要行車資訊的極簡模式皆悉聽尊便,另外駕駛儀表捨棄傳統的上遮光罩,螢幕內有反光隔離層可避免陽光折射造成資訊難以判讀的困擾,無論在任何角度皆能獲得清晰的訊息辨識,駕駛儀表儀表右側為ESP、懸吊、車身高度的調整按鍵,亦或方向盤右下角同樣備有模式調整旋鈕,想調整車輛設定時不必再低頭找尋,輕鬆便能完成所需的車輛動態設定。

內裝風格延續初代911的簡潔設計,清楚的分區及駕駛導向設計再再凸顯出Porsche駕馭至上的品牌核心
內裝風格延續初代911的簡潔設計,清楚的分區及駕駛導向設計再再凸顯出Porsche駕馭至上的品牌核心
駕駛座儀表採突破性的曲面螢幕建構,為的是提供駕駛在任何狀態下皆能獲得絕佳的視角
駕駛座儀表採突破性的曲面螢幕建構,為的是提供駕駛在任何狀態下皆能獲得絕佳的視角
駕駛儀表尺寸為16.8吋,數位儀表顯示可以經典的3圓或5圓環方式呈現
駕駛儀表尺寸為16.8吋,數位儀表顯示可以經典的3圓或5圓環方式呈現
駕駛儀表儀表右側為ESP、懸吊、車身高度的調整按鍵
駕駛儀表儀表右側為ESP、懸吊、車身高度的調整按鍵
方向盤右下角同樣備有模式調整旋鈕,想調整車輛設定時不必再低頭找尋
方向盤右下角同樣備有模式調整旋鈕,想調整車輛設定時不必再低頭找尋

中控台觸控螢幕為10.9吋,透過選配還能在副駕駛座前方增設另一組觸控螢幕,除了無法改變駕駛模式外,其餘操作介面皆與中控螢幕無異,透過觸控及語音控制可大幅降低實體按鍵的配置,此外多數的功能操作皆改以App式樣的圖示顯示,包含導航、多媒體、電話、設定、空調等功能,所有重要功能皆已分門別類,能讓駕駛以更為直觀的方式進行操作;中央鞍座的空調介面在Taycan上也被觸控螢幕取代,帶有觸覺回饋功能讓駕駛在視線無法離開前方的狀況下,依靠回饋之手感察覺是否有操作到功能鍵,同時這組觸控螢幕也是一組8.4吋的大型手寫板,在導航功能下可直接手寫作為輸入地址之用。

中控台觸控螢幕為10.9吋,透過選配還能在副駕駛座前方增設另一組觸控螢幕
中控台觸控螢幕為10.9吋,透過選配還能在副駕駛座前方增設另一組觸控螢幕
中央鞍座的空調介面被觸控螢幕取代,並帶有觸覺回饋功能
中央鞍座的空調介面被觸控螢幕取代,並帶有觸覺回饋功能

由於中央鞍座已被觸控螢幕取代,因此排檔座已如918超跑般移至駕駛儀表之右下側,騰出的空間也讓設計師能發作更靈活的應用,空調出風方式也隨之進化為全自動控制,傳統的風向撥桿已不復見,氣流的吹送方向已全數由電腦判斷,從空調選單中可選擇”集中”或”環繞”兩種氣流吹送方式,前者可直接將風向導至身體各部位,達到快速有感的降溫效果,後者則是改變葉片吹送角度在座椅周圍產生氣流循環,同樣能達到降溫目的,但不會感受到氣流直接吹到身體上的不適感,若是選配四區空調系統還能透過後座的5.9吋觸控螢幕操作後排的空調設定。

 

下篇將介紹Taycan的底盤、動力及充電系統,還有原型車的試乘體驗心得,敬請期待囉~

空調出風進化為全自動控制,傳統的風向撥桿已不復見,氣流的吹送方向已全數由電腦判斷
空調出風進化為全自動控制,傳統的風向撥桿已不復見,氣流的吹送方向已全數由電腦判斷
空調選單中可選擇”集中”或”環繞”兩種氣流吹送方式
空調選單中可選擇”集中”或”環繞”兩種氣流吹送方式
下篇將介紹Taycan的底盤、動力及充電系統,還有原型車的試乘體驗心得
下篇將介紹Taycan的底盤、動力及充電系統,還有原型車的試乘體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