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輪胎
「你不要看它一圈一圈黑黑的好像很單純,其實輪胎真的很有趣。」一開場,本以為Eric又要再為我上一次輪胎基礎理論課程。
「不是要說什麼接地面、摩擦力還是耐磨排水那些硬知識啦!」「我要說的是輪胎它不會壞、沒有什麼妥善率或者是維修上的問題,但卻終究一定要更換,而且通常錢會付得心甘情願理所當然,你說,這夠不夠值得不斷投注心力下去?」Eric的切角超乎想像,卻在這間滿是樂高Technic與Creator Expert車系列積木的房間裡,完美勾到了我的專注力。


關於倍耐力
好的,那為什麼是倍耐力?
「其實,淞洋的業務範圍不僅限於倍耐力,與馬牌、米其林與普利司通等品牌也都是經銷夥伴,但自2016年開啟與倍耐力的合作,卻從此成為淞洋打拼的願景。」話說從頭,倍耐力與其他主要輪胎品牌對手其實大有不同,在已然相當成熟的台灣市場,卻始終未見所謂總代理或分公司的成立,主要業務皆由像是淞洋這般大型經銷商擔負,但在這行銷與說故事越發重要的時空中,顯然針對品牌宣傳需投注更多心力,才能繼續成為愛車人指定購買的品牌,而這正是當前淞洋努力的方向。

「但倍耐力其實是個超有趣的品牌呢!它有點像Ferrari,致力於像是F1、利曼或超跑這類層峰領域,再利用如此形象推廣到一般消費族群,簡單說,所形塑出的便是一個愛車人專屬的輪胎品牌。」Eric如此定義倍耐力。「你想想,光是身為當今世界一級方程式F1全車隊獨家輪胎供應商,倍耐力每年就要耗費幾十上百億研發與設計,為的當然絕對不會只是宣傳而已,更體現了對於極限賽事與輪胎研發上的熱情。」
「所以才想擔起倍耐力的行銷業務,將這品牌推到更多車迷的面前,這是多麼有趣的事情!」


關於淞洋
如此熱情於Eric言談中也得以清晰感受,「從2011年淞洋成立,我們就一步一腳印朝現在的方向前進,或許有時進三步退一步,但只要目標正確,我相信最終一定會走到那個想去的地方。」
而Eric口中的目標,當然一如開頭所述,是由那一圈圈黑色橡膠所製成的輪胎,以及由此而來與對應的消費市場。正如一開場,輪胎作為汽車零組件中少見卻重要的剛性需求項目,無論景氣與否,無論新車銷售數量,只要台灣一年依舊7、800萬輛汽車在路上跑,每輛車每經幾萬公里磨耗後,就是會出現輪胎更換的需求,而這就是淞洋存在的理由。

「只不過,要怎麼讓客戶選擇我們,就是需要努力的目標了。」當我好奇提問如何做到,Eric則直接了當的回答:「服務,只有從服務才能做出差異。」
「當各品牌分類越細車型越多,所對應輪胎形式尺寸的需求就會越龐大,十幾二十年前輪胎行或許還可以庫存應對來店客需求,如今各式型號尺寸多到根本無從預判,自然需要更強大的倉儲、物流與配送能力,才能在幾十分鐘內迅速的將輪胎交付店家,滿足換胎車主的需求。」

「所以我們才構築全台包括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乃至高雄等倉庫據點,並建立完整的倉儲庫存與配送系統,為的就是可以最快的速度將貨品交予客戶。」Eric如是說。「另外針對像是Costco、安托華、金弘笙等大型賣場,或者包括Toyota、Subaru、Mercedes、Volvo等原廠保修體系,我們也因此得以提供最完整的服務,並使其滿足顧客所需。」
「而之後淞洋也將繼續擴大聯名店家至百間以上,甚至成立直營旗艦店,為的不只是拓展能見廣度,同時更能將品牌行銷與銷售業務整合於一,加乘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關於Eric
談了這麼多卻好像還沒聊到Eric自己?「其實我的職涯都在汽車相關產業中度過,從早期維修體系、太古售服、和泰售服到馬牌輪胎,之後小小轉戰電子產業,也才發現車是真正的志趣所在。」
所以Eric當然也愛車,不只公司裡滿滿與車相關的多片數樂高完成品,甚至也才開著自己的Audi RS6下賽道,感受極限狀態下車與輪胎的所有回饋與感動。「但我還是喜歡玩後勤更多一點,就像是輪胎供應商的工作,那種團隊合作的滿足很難用言語形容,事實上淞洋也常為汽車品牌賽道日提供輪胎相關完整服務,為的就是享受那共同協力發揮所長的成就感,一如F1 Pit Lane場邊那群倍耐力工程師一樣。」
「我也希望能永遠在車與輪胎裡,持續找到有趣的事情來做,並從中獲得滿足與成就。」
「畢竟輪胎真的是個很好玩的東西。」記得Eric最後是這麼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