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此次租賃服務涵蓋旗下全車系,包括Model 3、Model Y、Model S、Model X,以及話題性十足的Cybertruck。租金Model 3/Y每日60美元(約台幣1,900元),Cybertruck為75美元/天(約台幣2,300元),而高級的Model S與Model X則為90美元/天(約台幣2,800元)。不過,租期規定為最短三天、最長七天,並限定車輛僅能在加州境內行駛。雖享有無限里程使用權,但若車輛歸還時電量低於50%,租客需額外支付30美元(約台幣900元)費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項租賃服務僅提供車系中的高階「Premium」車型,不包括入門版本(Standard)、高性能(Performance)或旗艦等級的Plaid。保險相關費用是否包含在內尚未明朗,特斯拉並未具體說明是否會像傳統租車公司般附加保費,這也可能成為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變數。
Tesla推出這項短租服務的最大目的是吸引猶豫不決的潛在買家,讓他們藉由實際使用來提升購車意願。為了強化誘因,Tesla提供一項限時購車優惠,若租車客戶在歸還車輛後七日內下訂車輛,即可獲得250美元(約台幣7,800元)的購車抵用金。這種「試駕即行銷」的操作模式,有別於傳統試駕僅能短暫體驗的限制,讓消費者得以更深入了解電動車的日常表現,也展現特斯拉對產品的信心。
與此同時,Tesla的這項策略也試圖重新定義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接觸方式。透過實際體驗來創造連結,進而刺激購買決策,不僅是為了短期銷售回溫,更是一場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品牌轉型行動。儘管Tesla推出租賃服務在業界屬創舉,實際效果仍需觀察。市場反應將取決於多重因素,包括租車體驗品質、費用結構的透明度,以及潛在購車者對Premium車型的接受程度。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並未提供最便宜的基本車款,也不允許跨州駕駛,這些限制可能抑制部分消費者的使用意願。
未來若Tesla在更多地方擴展該服務,是否能有效降低庫存壓力、轉化為實質訂單,是這項策略能否成功的關鍵。若操作得當,Tesla有望在銷量低迷的時期逆轉頹勢;但若成效不彰,則可能成為另一筆龐大成本的實驗。無論如何,這顯示出即便是全球電動車領頭羊,也無法忽視市場冷卻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