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 的相關文章
Mazda新世代CX-5 7/10現身倒數計時,首波搭載油電動力
去年就有傳言Mazda新世代CX-會在2025年推出,今年1月更進一步指出有望於第三季現身,而就在稍早Mazda就釋出CX-5局部圖,並且預告現身時間。
Jul 02, 2025
小米第二款電動車來襲 YU7挑戰特斯拉Model Y
小米正式發表其第二款電動車型YU7,這是一款專為挑戰特斯拉Model Y而生的高性能電動休旅。發表當天僅一小時內便累積高達28.9萬筆訂單,顯示其超高的市場關注度。YU7提供三種版本選擇,從後驅標準型到雙馬達四驅高性能版本Max,其售價範圍為人民幣25.35萬至32.99萬元(約台幣103.3萬至134.5萬元),大幅低於Tesla同級距車型,成為許多消費者眼中高CP值的選擇。
Jun 30, 2025
性能旗艦SUV誕生 Nissan Armada NISMO動力升級
Nissan推出全新性能版大型休旅Armada NISMO,該車是品牌將運動基因延伸至旗艦SUV市場的重要一步,這款車不僅在外觀上加入NISMO家族的運動語彙,更在動力與操控上進行了全方位強化,成為史上最強大的Armada。
Jun 25, 2025
中國新豪華休旅「鈦7」致敬Defender 融合多品牌基因
中國電動車龍頭BYD比亞迪旗下高階品牌方程豹,即將推出一款嶄新的豪華休旅「鈦7」,這輛車的外觀設計明顯致敬Land Rover Defender、Lexus GX與Mercedes-Benz G-Class,展現引人注目的混搭風格,根據中國工信部所揭露的圖片與數據,鈦7將於2025年底正式上市,預估起售價格為人民幣30萬元,約台幣123.5萬元。
Jun 20, 2025
BMW iX5 REx增程電動系統回歸 結合性能與續航的未來布局
隨著電動車市場變化愈趨多元,BMW再次調整策略,計畫推出配備增程電動系統的車型。根據最新消息,BMW預計於2026年推出名為iX5 REx的全新SUV,整合電動馬達與燃油發電機,綜合續航力可達約1,000公里,這一動向不僅象徵著BMW對電動車策略的轉向,也顯示增程電動系統正重新獲得市場青睞,尤其在中國市場,增程車型銷量已攀升近50%。
Jun 19, 2025
【試駕】溫柔無聲疾駛-Audi SQ6 e-tron
關於Audi Q6 e-tron算是湊齊大三元,因無論後驅的Q6 e-tron及四驅Q6 e-tron quattro S line和此次頂規也是動力最強大的SQ6 e-tron都試駕過,然而在體驗過一輪後最讓人驚艷與喜愛的是SQ6 e-tron。
Jun 16, 2025
義式熱血休旅注入Maserati美學 Abarth Pulse小改款
Abarth在歐洲市場已全面轉型為純電品牌,但在南美市場,Abarth仍堅守燃油引擎的熱血本色。這次Fiat為旗下最具性能代表性的Pulse SUV推出小改款,不僅在設計上借鑑了Maserati的優雅風格,更藉由精緻化調整與原有動力基礎,持續以傳統汽油引擎為性能愛好者帶來駕馭樂趣,全新Abarth Pulse不僅是一次視覺升級,更象徵著品牌在非歐洲市場的策略重心轉移。
Jun 16, 2025
BMW iX3大改款預告擁有800公里續航 自動駕駛免手握方向盤
BMW全新一代iX3即將現身,作為搭載Neue Klasse底盤的首款量產車型,即將於2025年9月的慕尼黑車展亮相,這款車不僅具備令人驚艷的800公里續航力(WLTP標準),更導入大量AI驅動的先進科技,強化駕駛輔助與人車互動的智慧層次,堪稱品牌電動車系的一大躍進,車輛搭載全新高能量密度的圓柱型電池單元,比現行棱柱型電池提升20%能量密度,並支援高達400kW的直流快充功率,僅需10分鐘即可補充超過350公里續航所需電量。
Jun 12, 2025
既性能又環保 Skoda Enyaq RS Race概念車超輕現身
Skoda再次證明了性能與永續環保可以並行,全新發表的Enyaq RS Race概念車便是最佳證明,這款基於改款Enyaq Coupe RS打造的賽道概念車,不僅展現驚人的動態實力,更首度運用以亞麻纖維製成的「生物複合材料」,在不犧牲剛性的情況下成功減重達316公斤,這項創新工藝不僅象徵Skoda對永續造車技術的探索,也預告未來市售車將有望導入此類環保材料。
Jun 10, 2025
超小七人座又回來了!特斯拉 Model Y七座版本即將重返市場
特斯拉近日證實,旗下熱銷跨界休旅車Model Y的七人座版本即將回歸市場,這項消息是透過特斯拉向車主發送的電子郵件曝光的,內容強調該車型將「提供多達七個座位以及足夠的載物空間」,顯示品牌正試圖透過空間機能提升市場競爭力,這次的曝光時機極為關鍵,因為特斯拉目前在全球多個市場面臨電動車需求放緩的挑戰,而重新推出七人座版本,則可望吸引家庭用戶、提升產品多樣性並鞏固市場佔有率。
Jun 1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