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事觀點

CARTURE 車勢文化

本田老車玩家有福了,Honda將啟動經典車修復計畫,首款車型就是NSX

Honda擁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車款,儘管都已停產但其駕駛樂趣與經典,使其至今仍有不少車款仍在服役,但老車尋找料件維護不容易,因此Hond近日宣布將啟動經典車修復計畫。
Jun 20,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BMW iX5 REx增程電動系統回歸 結合性能與續航的未來布局

隨著電動車市場變化愈趨多元,BMW再次調整策略,計畫推出配備增程電動系統的車型。根據最新消息,BMW預計於2026年推出名為iX5 REx的全新SUV,整合電動馬達與燃油發電機,綜合續航力可達約1,000公里,這一動向不僅象徵著BMW對電動車策略的轉向,也顯示增程電動系統正重新獲得市場青睞,尤其在中國市場,增程車型銷量已攀升近50%。
Jun 19,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福斯ID. Buzz AD領先特斯拉 Level 4自動駕駛車登場

Volkswagen福斯旗下專注於城市移動服務的子品牌MOIA,近日正式發表了量產版ID. Buzz AD自動駕駛電動廂型車,成為全球第一款真正進入量產階段的Level 4自駕接駁車。這輛車以知名的ID. Buzz為基礎,加入自動駕駛技術領導者Mobileye的先進感測系統,與專屬的AI行車控制平台整合而成,代表福斯在自駕技術與城市交通解決方案上,率先完成量產,領先特斯拉。
Jun 19,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Smart Dials、舒眠頭枕、DCCPlus主動懸吊控制,Škoda Superb五門斜背/Combi 129.8萬元起登場

今日 (19 日) Škoda Taiwan發表全新第四代Superb,推出斜背與Combi雙車型、三款動力編成,1.5 TSI e-TEC (150匹)、2.0 TSI (204匹)、2.0 TSI 4x4 (265匹)、前輪驅動與四輪驅動等高達六種車型組合,建議售價129.8萬元起。
Jun 19,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Kia有苦但Kia不說,歐洲市場陷入燃油與純電銷售兩難

Kia於歐洲市場表現出色但卻感到憂心,雖然燃油車銷售亮眼但歐洲市場電動車佔有率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因此Kia便陷入兩難局面,銷售過多燃油車難以符合歐盟規範,推廣電動車則會降低利潤。
Jun 19,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取消單押電動,Audi新RS 6除電動還會提供V8+PHEV燃油車型

因為市場轉變Audi已取消純電動化目標並持推出燃油車型,同時也取消偶數純電奇數燃油車型規則,因此先前就推出燃油A6,然而除了一般燃油A6車型,Audi也會繼續提供燃油RS 6。
Jun 19,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Ferrari第二款電動車延後至2028 超跑市場不愛電動化車型

儘管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加速電動化轉型,Ferrari近日卻選擇踩下煞車,延後其原訂於2026年推出的第二款電動車計畫,預計至2028年才會發表。據外媒報導,這項決定反映出一個明確的產業現況,高級品消費者對於電動超跑仍未完全買單。儘管Ferrari將如期在2026年推出其首款電動車Elettrica,該車款將以極小量生產為主,更像是Ferrari電動化轉型的象徵性起點,而非市場主力。
Jun 18,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碳纖維的綠色替代者 BMW革命性天然纖維複合材料

BMW正在開創汽車材料新紀元,宣布與瑞士潔能科技公司Bcomp合作,使用開發多年的天然纖維複合材料,用以取代傳統碳纖維,成為BMW M系列未來的主力輕量化材料。這種新材料的原料來源是亞麻籽,不僅具備與碳纖維相當的強度與剛性,還能在生產過程中大幅減少碳足跡,BMW已將此材料應用於賽車領域,並計畫拓展至量產車型中,預計在環保與性能之間達到理想平衡。
Jun 18,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上次是房車這次改派BMW M5 Touring上場對戰Audi RS6 Performance與Porsche Panamera Turbo S E-Hybrid

新世代BMW M5雖然透過插電式油電系統讓動力來到727hp最大馬力,但車重也一併逼近2.5噸,因此先前外媒就安排M5和Audi RS6 Performance與Mercedes-AMG AMG GT 63 S捉對廝殺,而本次則是改派M5 Touring上陣,對手依舊是RS6 Performance,不過AMG GT 63 S則改成性能更強悍的Porsche Panamera Turbo S E-Hybrid。
Jun 18,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Ford感嘆現在消費者已不在乎引擎動力系統

時代轉變與科技進步,現今車輛已配備許多科技與網路設備,對此Ford也感嘆現今消費者已不再在乎引擎或是動力來源,而是在意是否有更多科技設備。
Jun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