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peria總部雖然設於荷蘭,實際上卻由中國企業聞泰科技控股,而後者早已在2024年12月遭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限制名單。9月30日,荷蘭政府以「嚴重治理缺失」為由接管Nexperia,外界普遍認為這背後受到美國的壓力。緊接著,中國商務部於10月4日對Nexperia中國與其子公司實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將中國製造的產品出口。15日,Nexperia宣布撤換原本的中國籍執行長,改由荷蘭任命的新領導人接手,目前中荷雙方仍在進行談判。這一連串政治操作不僅動搖Nexperia的經營穩定性,也為其全球客戶帶來巨大風險。
根據Nexperia官網,該公司每年生產逾1,100億件產品,其中包含超過6,000項汽車相關晶片,是全球汽車電子供應鏈的重要一環。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警告,目前多數車廠僅剩幾週的Nexperia晶片庫存,若無法即時尋找替代供應商,整體生產可能面臨長達數月的中斷。美國汽車創新聯盟執行長John Bozzella也向CNN表示:「如果汽車晶片無法迅速恢復出貨,將擾亂美國及全球的汽車生產,並擴散至其他產業,其影響不可小覷。」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汽車品牌最可能受到波及,但考慮到Nexperia在全球規模之大,一旦中斷供應,將是一場波及甚廣的危機。
儘管這場潛在的新一波晶片荒尚未正式爆發,且其規模可能不如2020至2022年間的疫情期間那樣嚴重,專家仍呼籲汽車產業需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上次的晶片危機是因多間晶片工廠同時受疫情影響停產,導致全球性供應鏈中斷;而這次則是集中在單一供應商Nexperia,若能及時透過外交途徑緩解中荷間的僵局,也許能有效減輕衝擊。然而,供應鏈的脆弱性再次被暴露無遺,車廠若未做好備援準備,恐怕還是會面臨交車延遲、產線減產甚至停產等風險。從這次事件也可看出,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生產體系如何被地緣政治所牽動,未來企業勢必要更加重視供應鏈的多元化與風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