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yota之所以動作迅速,或許是因為它一向擅長透過策略性投資擴展其影響力。過去的歷史上,Toyota對Daihatsu、Subaru、Suzuki和Mazda都曾進行類似的長期投資與持股策略。例如,對Daihatsu大發的投資從最初的0.22%持股逐步提升至最終完全併購,Subaru速霸陸則被持股近20%,顯示出Toyota擅長以股權合作為基礎的聯盟策略,Nissan目前深陷財務困境,對Toyota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Toyota此舉可能不只是單純的「協助」,而是伺機觀察是否能藉此擴大其在日本車壇的主導地位,甚至透過資本聯盟鞏固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對於目前正尋求轉型並修復內部問題的Nissan而言,是否接受外部資金或支援,將攸關其未來獨立性與自主性。而Nissan在與Honda合併破局後,便開始積極展開一系列改革。根據最新的轉型計畫,Nissan預計裁撤多達2萬名員工,關閉全球17座工廠中的7座,並致力於降低零件複雜度達70%。同時,Nissan也將減少平台數量,並將每小時人力成本降低20%。這些措施目的在大幅壓縮成本,提升營運效率。
此外,Nissan產品陣容也將重新聚焦,預計至2027年前推出多款新車型,希望藉由更具吸引力的產品,提振銷售並重建品牌價值。儘管外界對Nissan是否有能力獨立完成轉型存疑,但現任執行長Ivan Espinosa明確表示:「我們目前的重點仍是內部重整,但不排除與能為Nissan創造企業價值的新夥伴合作。」Toyota與Nissan若合作成功,將成為全球汽車產業中少見的「雙雄聯手」,有可能壟斷日本本土市場的主導權,並在全球電動車、智慧車技術領域展開更強勢的佈局。
儘管目前所有訊息仍屬未經證實的傳聞,但這場潛在的結盟無疑值得密切關注。Nissan是否會步上Daihatsu、Suzuki的後塵,被納入Toyota體系?或是堅持獨立轉型?這將成為左右未來日本車壇格局的重要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