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試
Jul 20, 2025

【試駕】改到看不出來? 26年式Mazda CX-60

必須說,台灣起碼超過一半的人不懂質感。
不信看看感性到雜沓光怪的街道,或者理性到乏味無聊的制服車,你真覺與這命題有絲毫正相關?

 

什麼是質感?

 

依據Google AI摘要:「質感一詞有多重涵義,廣泛來說,指的是物體材質給人的感覺,例如粗糙、細滑、柔軟、堅硬等。在設計和藝術領域,質感也用來形容通過不同表現手法所呈現的物體特質。此外「有質感」也常被用來形容人的氣質或物品的品質,帶有正面、高級的印象。總而言之,質感是一個多層次的詞彙,既可以指具體的物體材質,也可以指抽象的藝術表現,甚至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氣質和物品的品質。」

因此,質感指的不會是馬洛斯理論下面三階段的需求層次,而更趨近「富三代才知吃穿」這般認知與審美級別的需求,還不到太形而上,但確實早超脫了只圖能用、實用、好用的口腔期鑑別能力。

這有點像是Mazda存在車壇的價值,也因此,我們迎來2026年式Mazda CX-60

 

 

看起來?

 

一樣,就是一模一樣,若你能一眼分辨新舊年式CX-60,我輸你10元。

關於這部分話說回來其實相當Mazda,這間位於廣島的車廠,裡頭聘的工程師好像從來只關起門來不問世事,純粹苦行僧把自己逼到極限,所以成果無論迎合市場與否,所成就的卻總令人或訝異或驚嘆,就像這次26年式CX-60其實更動幅度並不算小,卻在最淺顯被看見的外觀與內裝維持原判,可能是自信,也可能是懶,但光是這點就直接秀出Mazda截然不同的操作手段,還有堅信自己走對路的理所當然,君不見Mazda歷來車系,不也極少大刀整容新年式甚至小改款?

 

是的,26年式CX-60在外觀上完全沒變。
是的,26年式CX-60在外觀上完全沒變。
就算你走到車尾也看不出新舊年是的分別。
就算你走到車尾也看不出新舊年是的分別。

 

開起來?

 

這就是真的重點,26年式CX-60開起來真的跟原本的不一樣。

根據原廠說法,這次新年式改款先是對於前後懸吊拉伸側阻尼提高,適度降低彈跳感,再將後懸彈簧減少20%硬度,但同步縮減緩衝墊厚度,以期在保有適當路感的同時提升減震效果,再加上後軸橫樑襯套角度改變,減少後軸前後位移的程度,強化後輪循跡能力同時提升車輛操控性,連同AWD、DSC與KPC控制軟體的精進,以及動力方向盤輔助力道修改得更滑順就手,同時前懸轉向節點再獲降低重心,總和而來,便成就更加從容自信的駕馭感受。

是的,原本的CX-60其實有趣,當初橫空出世,其縱置後驅的二傳或四傳架構所帶來的,卻是多過中型SUV想像的躁進與激動 — 就是那種「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的想像。

但現在26年式CX-60不一樣,經過上述諸多改變,這車總體調性突然從血氣方剛變成爾雅持重,試駕的33T AWD Premium Sport強勁動能依舊,284ps/45.9kg-m輸出可不是說著玩的(當然三萬六稅金也不是鬧著玩的),但同時可發覺26年式CX-60對於彎道的處理手法與先前大大不同,現所帶來彷彿德系大車的從容沈穩,反倒吸收路面跳動更具效率,也讓整體過彎流程更滑順有自信,側傾當然存在,卻以極易預期的姿態回饋駕者當前資訊,而面對一般街道當然更能有效撫平爛路,就連踩過橋樑伸縮縫的震動質感也同獲升等,簡言之,開著26年式CX-60就像駕馭既定印象裡的豪華車,那種面對各種狀態都能自若應對的姿態,理當更能對應所屬級距消費客群......至少是年紀越大筆者的期待。

 

但26年式新車一開你就知道感覺完全不一樣。
但26年式新車一開你就知道感覺完全不一樣。
直六3.3升渦輪輕油電絕對是異數......當然,要看作藝術也成。
直六3.3升渦輪輕油電絕對是異數......當然,要看作藝術也成。
現在的CX-60就是一個「穩」,好似傳統豪牌大車的那種安定質感。
現在的CX-60就是一個「穩」,好似傳統豪牌大車的那種安定質感。

 

坐起來?

 

那麼也不難想像坐起來的進化之處了?

是的,受惠於底盤與懸吊系統的大規模精進,乘坐於26年式CX-60之上當然前後座同享尊寵行路質感,但這次Mazda的認真之處可不止如此,包含變速系統協同控制邏輯的更新、離合器接合時機的最佳化甚至液壓閥體的準確度,透過這次更新也一併予以強化,不僅帶來更明快的加速感受,更重要的是也減少了低速換檔時的頓挫感,並且降低動能回收時馬達作動高頻聲響。

既然提到噪音,NVH工程當然也不會被剛剛提及那群奇奇怪怪廣島工程師所忽略,26年式CX-60將中控台隔音棉密度再加強,並且也把行李廂側的吸音棉面積擴大,連同可有效降低震動傳遞的方向機柱十字接頭角度修正工序,以及33T車型優化的ASE主動聲響輔助系統再優化,都讓乘坐時的體感與聽覺獲得有效提升,是真的有感,當然提升了乘坐時的質感。

 

或許年紀越大,對新年式CX-60這般沈靜安定行路質感越是喜歡。
或許年紀越大,對新年式CX-60這般沈靜安定行路質感越是喜歡。
變速系統協同控制邏輯的更新、離合器接合時機的最佳化甚至液壓閥體的準確度也透過這次更新一併強化,帶來低檔位狀態下更柔順的換檔反應。
變速系統協同控制邏輯的更新、離合器接合時機的最佳化甚至液壓閥體的準確度也透過這次更新一併強化,帶來低檔位狀態下更柔順的換檔反應。
26年式CX-60將中控台隔音棉密度再加強,並且也把行李廂側的吸音棉面積擴大,連同可有效降低震動傳遞的方向機柱十字接頭角度修正工序,以及33T車型優化的ASE主動聲響輔助系統再優化,都讓乘坐時的體感與聽覺獲得有效提升。
26年式CX-60將中控台隔音棉密度再加強,並且也把行李廂側的吸音棉面積擴大,連同可有效降低震動傳遞的方向機柱十字接頭角度修正工序,以及33T車型優化的ASE主動聲響輔助系統再優化,都讓乘坐時的體感與聽覺獲得有效提升。
再說一次,新年式CX-60的駕乘高級化真的明顯有感。
再說一次,新年式CX-60的駕乘高級化真的明顯有感。

 

用起來?

 

不可否認CX-60無論新舊年式質感表現都是好的,而且是屬於前段班的那種,特別是今天試駕的是33T AWD Premium Sport,所配置的暖沙棕麂皮質感中控/門飾與棕黑雙色真皮方向盤,光就視覺就給予超乎想像滿滿溫潤,而坐進車艙更能感受那種被好材料包覆全身的虛榮感,加以後座新增兩側氣囊(共計9氣囊配置)與i-Size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等防護機制,還有129.9萬元25S Elite Plus車型所新增的大型前擋投影式HUD,以及139.9萬元25S AWD Exclusive車型所新增的Nappa頂級真皮座椅、副駕駛10向電動調整、雙前座導流式通風座椅與月光白車室氣氛燈,連同既有如12.3吋數位多功能儀錶、12.3吋中央資訊顯示幕、感應式電動尾門、BOSE環繞音響系統、360環景輔助系統、雙模式大型全景天窗與駕駛面部辨識個人化系統等配備(依車型不同或有差異),對應家用SUV定位同樣輕鬆愉快,絕不因個性獨具而讓其他乘員遭獲不平等待遇。

 

無論新舊年式,CX-60質感表現皆讓人喜愛,因為根本一模一樣。
無論新舊年式,CX-60質感表現皆讓人喜愛,因為根本一模一樣。
後座坐感舒適,空間不算最大但角度承托軟硬皆教人滿意。
後座坐感舒適,空間不算最大但角度承托軟硬皆教人滿意。
麂皮質感控台包覆讓觸感再獲升級,類金屬飾件的輪廓與比例也搭配得恰到好處。
麂皮質感控台包覆讓觸感再獲升級,類金屬飾件的輪廓與比例也搭配得恰到好處。
12.3吋數位多功能儀錶內容清爽簡明,i-ACTIVSENSE下轄功能也可在此視察作動狀態。
12.3吋數位多功能儀錶內容清爽簡明,i-ACTIVSENSE下轄功能也可在此視察作動狀態。
Bose環繞音響系統具備12具揚聲器,提供良好音場定位。
Bose環繞音響系統具備12具揚聲器,提供良好音場定位。
25S AWD Exclusive車型配備更動幅度較大,一次新增Nappa頂級真皮座椅、副駕駛10向電動調整、雙前座導流式通風座椅與月光白車室氣氛燈,售價同樣維持不變。
25S AWD Exclusive車型配備更動幅度較大,一次新增Nappa頂級真皮座椅、副駕駛10向電動調整、雙前座導流式通風座椅與月光白車室氣氛燈,售價同樣維持不變。
12.3吋中央資訊顯示幕除具備無線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功能,同時配置360環景輔助系統。
12.3吋中央資訊顯示幕除具備無線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功能,同時配置360環景輔助系統。

 

以及那些彷彿無關的

 

還有一件事個人覺得有必要再與車迷溝通,就是本次新年式CX-60再添鋯石棕新色,重要的點在哪?同樣源於質感探討,不覺得台灣街道上的車色實在太過單調,不然就鮮豔到無以名之的花俏?而向來認真玩色的Mazda再將這低調到反而搶眼車色帶進26年式CX-60,也提供準車主一個可以更有品味的可能性,連同33T AWD Premium Sport的暖沙棕麂皮質感座艙,以及33T AWD Premium Modern的星砂白日式織布質感座艙,誰說百來萬只能換到又黑又塑膠的車室?至少在26年式CX-60,選項可比想像來得更加奔放。

其實這篇試駕標題並不好下,想想Mazda那頭心情大致也相仿,跟台灣主流市場講質感?還不如加配備、降價順便送家電更暴力有效!沒關係,分眾市場就這樣,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想想多元點不也挺好?

想想過得質感點不也挺好?

 

Mazda儼然成為日系品牌質感代表號。
Mazda儼然成為日系品牌質感代表號。
暖沙棕皮色本人真的超美,所以這裡再放一張示意。
暖沙棕皮色本人真的超美,所以這裡再放一張示意。
把生活過得質感點,不也挺好?
把生活過得質感點,不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