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的相關文章

CARTURE 車勢文化

最奢華的Kia小改款現身 Carnival Hi Limousine亮相

Kia推出全新Carnival Hi Limousine,進一步刷新豪華MPV的定義。這款車原本就以豪華舒適為核心,現今升級後導入更洗鍊的設計、更多旗艦配備,並首次提供油電混合動力版本。與一般消費者所熟悉的SUV或房車不同,Carnival Hi Limousine所提供的是如航空頭等艙般的空間體驗,充分展現Kia對高級市場的企圖心。
Sep 16,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車勢星聞】「HYT流行音樂學苑」創辦人凃惠源宣布跨國出擊、與韓國DIMA攜手造新星浪潮

由知名音樂人凃惠源老師創辦之「HYT流行音樂學苑」於9月3日於北流盛大舉辦記者會,宣布與韓國東亞放送藝術大學(DIMA)展開跨國建教合作計畫。DIMA是韓國第一所廣播與媒體藝術的專業高等教育基地,曾為《魷魚遊戲》、《寄生上流》、《與神同行》等重量級作品的拍攝場地,並培養出SEVENTEEN、2PM等韓星,被譽為「世界K-Culture誕生的核心之地」。
Sep 03,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未來都會電動車的新星即將誕生 Hyundai Ioniq 2預覽現身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持續擴張,Hyundai正準備推出全新的小型電動車,預計將以「Ioniq 2」之名登場,成為該品牌Ioniq電動車家族中最小的成員。這款新車即將於2025年9月的德國慕尼黑IAA Mobility車展上首次亮相,並計劃於2026年上半年正式進入市場。從目前釋出的預告與諜照來看,這款車將兼具未來感設計與城市實用性,有望成為Hyundai最具潛力的入門純電車款。
Aug 26,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賓士近一兩年相當火紅,EQ電動車系中韓自燃後,第二輛Mercedes-AMG One也躲不過燒毀命運

賓士電動車雖銷量不如預期,但卻頻頻登上新聞版面,只是大多都是負面新聞,去年賓士EQ電動車就分別在中國與韓國生自燃事件,而近日全球限量275輛的Mercedes-AMG One就發生第二起火燒車事件。
Jun 06,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麗星郵輪「探索星號」盛大啟航,打造專屬台灣旅客的閃耀之旅

麗星遊輪今日隆重宣布探索星號(Star Navigator)於 03 月 28 日起正式在台展開航程;探索星號將以台灣為母港,提供旅客長達 8 個月的郵輪體驗,前進日本九州熊本、鹿兒島、那霸、關西大阪、高知或是韓國濟州島、釜山等地,打造專屬台灣旅客的閃耀之旅。
Mar 31,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韓國現代大撒幣!川普宣布現代集團210億美元美國投資計畫

美國總統川普於白宮宣布韓國現代集團將在美國展開龐大的投資計畫,總金額高達210億美元。這次投資的重點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設一座耗資58億美元的鋼鐵廠,以及大幅提升美國境內的電動車產能,川普政府透過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促使包括現代在內的多家外國企業選擇將生產設施轉移到美國,避免高額稅賦影響整體事業,這項投資案預計在2028年前,為美國帶來14,000個全職工作機會,並帶動相關產業創造超過10萬個直接與間接的就業機會。  
Mar 25,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KGM Musso EV正式登場 韓國第一輛純電皮卡計劃進軍全球市場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各大汽車品牌紛紛推出新能源車型,前身為雙龍SsangYong的韓國品牌KGM近日正式推出了該國首款純電動皮卡Musso EV。這款車型基於先前的O100概念車打造,並將在韓國、歐洲、英國及澳洲等市場銷售,成為韓國第一款進入全球市場的電動皮卡。
Feb 24,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南韓電動車打起價格戰 比亞迪進入讓現代挫勒蛋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正式進軍南韓市場,給韓國本土汽車巨頭現代帶來巨大壓力,面對該國國內電動車需求下降,現代近期大幅下調電動車售價,希望在競爭加劇的市場中穩住腳步,隨著比亞迪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軍南韓,這場價格戰可能進一步重塑當地電動車產業。
Feb 12,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BYD進軍韓國 電動車需求下滑,Hyundai主場腹背受敵

許多品牌電動車銷量都下滑,就連Tesla也不例外,但BYD不僅銷量持續攀升,近日進軍還國市場,這對於Hyundai來說無疑是腹背受敵,因為電動車在自家主場的銷量遠不如預期。
Feb 11, 2025
CARTURE 車勢文化

韓國科學家研發出自動滅火且高效耐用的鋰電池技術

電動車電池技術持續進步,而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研究所(DGIST)最近推出了一種嶄新的鋰電池,具有「三層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結構,這種電池不僅能在火災時自動滅火,還能在充放電1,000次後保留約87.9%的性能,成為提升電池安全性與耐用性的顛覆性創新選擇。
Jan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