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日好食光》將臺灣發生過的象神風災、新航空難、九二一地震、SARS疫情等天災寫進劇情,一群婦女在廚房製作出一個個溫暖的便當,傳送人與人之間溫度,以及在料理過程中展現的堅毅與韌性,交織出家庭、親情、友情與社區互助的真實故事,說給觀眾聽。《日日好食光》全劇18集,每一集都是一道菜名,劇中在廚房中的志工總共有七位,由范瑞君、張詩盈、林筳諭、劉香君、洪喻蕎、吳怡臻、王嫚萱飾演,開拍前製作人跟導演就先安排七個人先上表演課,洪喻蕎說雖然大家都在表演的路上「但是自已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缺點,經由老師指導,加入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表演」,也很容易又快速地就進入到角色裡;吳怡臻說大家表演的方式都不太一樣「上完課也讓表演調性一致」;王嫚萱上完課最大的感受就是「七個人默契變很好,一開始好像我們已經很熟了」。王嫚萱在劇中飾演「陳秀如」,她雖是二廚卻經常「手忙腳亂」。她笑說「切絲變切丁、切塊變切絲是常有的事」。就連在戲外,她也鬧出烹飪笑話,把烘焙紙放進氣炸鍋,差點釀成小火災。王嫚萱也分享婚後甜蜜日常「先生常常煲湯給我喝」,當她想回饋先生送愛,本來以為很簡單,把食材全都倒進去就好,把整罐剝皮辣椒倒入燉湯「結果超鹹,已經加了三次水還是鹹」,只好跟先生說「本來想給你一個驚喜,我覺得你還是下班回來救這鍋湯,結果他回來拯救了這鍋湯」,王嫚萱說「我覺得我還是不要下廚好了」。吳怡臻飾演「黃彩文」,因為家中從小開餐廳,二姑在「辦桌」,吳怡臻說「大份量的下廚對我來說,生命經驗是滿像的」。吳怡臻家中不開餐廳後,家中姑姑都有傳承到上一代手藝,像是宜蘭道地又知名的白菜滷等,她覺得自己有遺傳到廚藝的天分「憑感覺就會做得很好吃,也想找長輩把手路菜都傳承給我」。洪喻蕎在劇中飾演「林麗娟」,自己本人在媽媽身邊也是「二廚」的角色,本來會煮點簡單的菜,在家煮小份量都會煮太鹹,拍戲時在廚房中要煮的都是一兩百人吃的大份量,不只調味「不管是體力跟精神上,真的是要非常用心」,拍完戲後發現,除了注意好吃之外,還要有「視覺效果」,洪喻蕎很驚訝自己竟然開始會注意食材的「配色」。拍戲後,劇中七位廚房裡的志工都培養出好感情,還幫自己取了「七仙女」的稱號,吳怡臻開玩笑說「比較符合我們的氣質啊,總不能說七小福之類的」。因為勇兔(林筳諭)說她拍戲從來沒穿過古裝,范瑞君建議大家穿古裝辦七仙女,於是殺青宴就相約扮成古裝赴約,大家上網訂古裝約好不同顏色,有了衣服總不能是時裝髮型,結果七個人從頭到腳「全副『古』裝」,最驚人的是七仙女妝扮完成後一起走到餐廳,十分鐘的路程,不停的引人側目,范瑞君更是在結束後,頂著仙女妝搭捷運回家。大愛劇《日日好食光》將於2025年9月8日起週一至週五晚上八點在大愛頻道與大愛劇場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圖、文、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