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廝
Jul 11, 2016

離合器踏板難道只能用來緬懷過去? 自排與手排雙A250 Sport翻轉我的信念

記憶中入行十多年來未曾見過M.Benz總代理引進手排車款,這次他們難得少量導入純手排A250 Sport,我這十多年手排車主怎能錯過這試車機會,於是在車勢文化伙伴的主導安排下,讓我得以嘗試到「手排賓士」的獨特風味,同行的自手排A250 Sport與A180也讓我對NGCC小車中,以鋼砲形象重生的小改款A Class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我的手排經驗源自於學生時代的檔車,從還沒駕照的「偷騎」時代開始。和許多人一樣,循環檔的「野狼」是我啟蒙車款,而國際檔的NSR與FZR則是並列當時最「嚇趴」檔車(王牌追風名劍雷虎是我還不會騎車的兒時記憶),當時的我並不懂檔位、齒比等機械結構,只知道檔車就是動力輸出又快又直接,而且要把離合器操作的猶如行雲流水,換檔完全不頓挫才是最高技巧。

A250 Sport搭載2.0升直噴渦輪增壓引擎,能輸出218hp/35.7kgm動力,已是鋼砲水準。
A250 Sport搭載2.0升直噴渦輪增壓引擎,能輸出218hp/35.7kgm動力,已是鋼砲水準。

有了二輪檔車經驗再開手排車顯然就是事半功倍,恰好過去工作的攝影棚老闆只開手排車,考到駕照後經過公司Lancia Thema 16V Turbo,8V Turbo與得利卡幾年洗禮之後,手排車成了我的最愛,就算當時的原始自排(PRND321形式)車款,我也當作序列手排一擋一擋打著開。手排車一擋一擋拉轉加速,然後按順序退檔減速成了我最愛的開車過程。

A250 Sport標配18吋胎圈組合,全車卡鉗都施以紅色塗裝。
A250 Sport標配18吋胎圈組合,全車卡鉗都施以紅色塗裝。
試駕的A250 Sport自排版選配Motosport Edition套件,19吋胎圈與綠色線條是最明顯特色。
試駕的A250 Sport自排版選配Motosport Edition套件,19吋胎圈與綠色線條是最明顯特色。
Motosport Edition套件還包括標準尾翼上方的第二尾翼。
Motosport Edition套件還包括標準尾翼上方的第二尾翼。

而後來到汽車媒體業界,買了一輛手排小車開過幾年,同時累積各種新車的駕駛經驗,這才瞭解各種不同變速箱的優缺點,原來變速箱齒比設定不同,足以完全改變一輛車開起來的個性,而各種傳動新科技的問世,讓開車越來越不需要動腦思考,也讓純手排車在台灣越來越稀有也一天比一天更弱勢,許多駕駛人上路只知道D檔到底,可能連考照時最基礎的車輛機械通識都忘光了,這或許已經是台灣汽車市場全面自排化的潛在危機。

A250 Motosport Edition將內裝原有的紅色縫線飾條改為綠色。
A250 Motosport Edition將內裝原有的紅色縫線飾條改為綠色。
座椅中央與安全帶也有綠色飾條。
座椅中央與安全帶也有綠色飾條。

有了多年駕駛經驗,我認為手排車的優點不少,首先離合器踏板可視為防呆裝置,踩著進檔後才能慢慢放開起步,部分美規車型甚至設計成要先踩離合器踏板才能發動,之所以如此設計就是為了預防近年來常見的無預警爆衝事件,多少駕駛人開著自排車卻忘了自己正在D檔或倒檔,然後不小心踩到油門車子就衝了出去,開手排車時左腳只負責離合器踏板的踩放,右腳負責油門「或」剎車,絕對能減少自排車雙腳開車(加油門同時剎車)造成的意外狀況。

 

A250 Sport手排限量版紅色線條裝飾。
A250 Sport手排限量版紅色線條裝飾。
安全帶為全紅色。
安全帶為全紅色。

再來,離合器對我來說也可以是第二剎車系統,也就是所謂的檔煞。許多自排車駕駛在常下坡時經常以半含住剎車的方式行駛,一路剎車的結果容易造成剎車過熱失去制動力,雖然有些自排變速箱具備手動換檔功能,但偏偏我就遇過信誓旦旦認為按撥片降檔轉速升高車子會壞掉的車主(還不只一個),大部分自排變速箱的D檔邏輯就是省油優先,如果不降檔在下坡會越滑越快(所以大家都喜歡含住剎車?),這點在手排車上更容易解決,在下坡或長距離行駛狀況下,想速度快點就用高檔位,想速度慢點或是緩慢的減速就用低檔位,此時轉速會升高但車速會受到引擎慣性拖動減慢,不但可以當作是手排的陡坡緩降系統使用,其間燃油系統只會以怠速方式或不噴油,無須擔心油耗。

7G-DCT車型採用方向機柱撥桿換檔,方向盤升降檔撥片列入標配。
7G-DCT車型採用方向機柱撥桿換檔,方向盤升降檔撥片列入標配。
全車系皆搭載DYNAMIC SELECT動力模式控制鍵。
全車系皆搭載DYNAMIC SELECT動力模式控制鍵。
除了動力輸出外,電子懸吊也能分段選擇。
除了動力輸出外,電子懸吊也能分段選擇。

手排變速箱的構造簡單,動力傳遞相當直接,對於自排變速箱來說動力損耗更少,所以在重量與油耗雙方面表現都比較突出,就算動力不大也能成就不錯的加速表現,但缺點是想順暢換檔必須多點經驗與技巧,尤其是上坡起步或者塞車走走停停時候,後來的單離合自手排擁有純手排變速箱所有優點,但因為離合器改由液壓系統接管,幾時切開動力或半離合可就由不得人控制,換檔時的動力空窗頓挫是最大缺點,通常也要看速度配合檔位手動控制才能開的最順暢。而近年最受歡迎的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就是以自排PRND使用邏輯設計的,開起來既快又順,照自排方法開如果還有問題,就應該是變速箱本身問題。

A250 Sport手排限量版則是用回目前從M.Benz車系消失的地排排檔座。
A250 Sport手排限量版則是用回目前從M.Benz車系消失的地排排檔座。
手排車同樣能選擇動力輸出模式。
手排車同樣能選擇動力輸出模式。
金屬踏板的高度一致,距離適中便於做出跟趾動作。
金屬踏板的高度一致,距離適中便於做出跟趾動作。

曾經有開日系手排車同事有小孩後立刻換了自排車,一臉慎重的說:不必那麼熱血啦~馬力沒多少,換檔也沒DSG快……..。他這番話在我聽來只說對了一半,對於性能車來說,手排在換檔速度(加速成績)早已輸給雙離合自手排已是不爭事實,但對我來說手排車並不只存在「性能」單一面向,許多為了更好油耗表現或者追求純粹駕駛感受的車型也都採用手排設定,好比小排量小動力或商用車款,與其搭載效率不佳的四速自排,不如採用手排或自手排變速箱來的好開省油。尤其純手排可以依照駕駛意志自由決定換檔時機,高轉換檔等同自排的S模式,低轉換檔也就是節能的E模式,如果是濕滑路面也能直接以2檔起步避免打滑,所有自排車能完成的動作,手排車駕駛憑著經驗與技巧同樣也能做到。

手排變速箱動力傳遞直接,但排檔行程偏大,加速與7G-DCT差距不少。
手排變速箱動力傳遞直接,但排檔行程偏大,加速與7G-DCT差距不少。
A250 Motosport Edition加速相當凌厲,搭配電子懸吊與19吋胎圈擁有更好循跡能力。
A250 Motosport Edition加速相當凌厲,搭配電子懸吊與19吋胎圈擁有更好循跡能力。

但是,故事結束前總會有個但是!這次如果硬要我在相同動力的A250之間擇一,我會選自手排A250,不知是齒比設定上的差異或是引擎因為搭載不同變速箱又進行了額外調校,手排A250在山路開起來就是悶悶的感覺,動力也要3000rpm以後才能感受「湧現」,反觀自手排A250不論換檔速度或是動力輸出都相當出色,尤其自手排A250採用了7G –DCT雙離合變速箱,齒比可以綿密到兼顧加速與極速,7速純手排變速箱目前可是只存在PORSCHE 911車上,綜合過去「車勢」試駕過BMW 220i經驗讓我不得不承認,A250與220i的自(手)排款肯定比手排車來的順手好開,別忘了BMW全車系都已經採用8速自排變速箱,同款車不同變速箱若是價格差異不大,那麼手排車的購買誘因肯定會輸給自排一大截。

三輛不同取向A Class集體出遊也是件難得樂事。
三輛不同取向A Class集體出遊也是件難得樂事。
敏捷靈動、操之在我、悠然自得是我能想到最適合三輛車的評語。
敏捷靈動、操之在我、悠然自得是我能想到最適合三輛車的評語。

所以,在自排變速箱幾乎已經進化成完美的未來,離合器踏板難道只能用來緬懷過去?與其這麼說,我寧可相信不管任何世代總是會有群喜歡一切操之在我的手排車駕駛存在,就像我一直認為左腳不能廢,雙手雙腳分工並用,才是真的在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