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廝
Nov 20, 2017

一公升的禮讚,從Swift、Fabia與Speed Triple R看小排量增壓引擎發展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是德國極簡主義設計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意味著利用線條、設計與思維種種面向的簡化,使物件得以強調並突顯出實相以及應有的真切意義,而如此精神相對於汽車產品而言可不僅止於造型設計而已,現在,就連引擎室內也正在進行一場「減量革命」,這裡所謂減量減的可是引擎排氣量,至於改善標的,則在於嚴重影響地球環境的油耗與排污!

一直以來,根源於內燃機的運作原理,所有的引擎總難以逃脫「消耗越多燃料以換取越多動力」的窠臼,要減少油耗不是不行,但就得同步向輸出效能讓步,儘管現代化引擎透過種種機制盡可能提升燃燒效率,但整體而言依舊無法大破大立而獲得革命性的突破。

此其中,渦輪增壓當然是能夠有效強化引擎運作效率的方式之一,而且相對簡單而有效,透過廢氣推動葉片連動進氣端強化進氣效率的設計,以達成排氣量不變但輸出增加的成效,這其實算不上什麼新魔法,早在1976年Saab便已將此技術商品化,不過當年由於材料科技與流體力學設計尚不夠成熟,高速運轉渦輪增壓器所帶來的高熱難免會讓機件耐用度降低,同時渦輪遲滯的缺陷也未能徹底解決,因此多數渦輪車仍以追求性能為主要訴求,難以高比例普及到大多數市售車之上。

早在1976年,Saab 99便以渦輪增壓強制進氣奠定該品牌的歷史定位。(然後...就成為歷史了)
早在1976年,Saab 99便以渦輪增壓強制進氣奠定該品牌的歷史定位。(然後...就成為歷史了)

不過隨著幾次全球性石油危機甚至你來我往的產油國戰爭,再加上環保意識日漸抬頭,即便排氣量縮減(排氣量縮減一般即意味著油耗與排廢將隨之降低)也能維持輸出效能的渦輪增壓引擎,重新成為汽車動力設計的主流思維,而到了21世紀初此大勢已不可逆,受惠於更加成熟精密的引擎技術,渦輪增壓引擎排氣量獲得了再度限縮的可能性,甚至汽缸數也能從直列四缸減為三缸,噴油量一旦得以大幅度節約,油耗與排廢當然更能夠顯著降低。

2006年,Volkswagen發表1.4升直列四缸雙增壓(也就是渦輪增壓加上機械增壓)引擎,已開始積極朝小排氣量大輸出的方向邁進。
2006年,Volkswagen發表1.4升直列四缸雙增壓(也就是渦輪增壓加上機械增壓)引擎,已開始積極朝小排氣量大輸出的方向邁進。

而本篇專題中Suzuki SwiftSkoda Fabia1.0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就是在這樣思維邏輯下應運而生的產物,透過更少的汽缸數與排氣量獲得更輕省的油耗表現,但在渦輪增壓強制進氣的機制下卻又擁有不輸1.5~1.6升自然進氣引擎的馬力以及青出於藍的扭力,再加上國內法規因而省下的稅金,聽起來真是好幾全其美的解決之道不是嗎?

說起直列三缸引擎,除了這篇專題的主角Suzuki與Skoda之外,可別忘了同樣於該領域呼風喚雨的Peugeot 1.2 PureTech以及Ford 1.0 EcoBoost喔!
說起直列三缸引擎,除了這篇專題的主角Suzuki與Skoda之外,可別忘了同樣於該領域呼風喚雨的Peugeot 1.2 PureTech以及Ford 1.0 EcoBoost喔!

所以,我們當然要利用全新世代Suzuki Swift上市的這當口,為車迷找來同為1.0升三缸渦輪增壓動力的歐系代表Skoda Fabia,進行一場既經濟也實際的君子之爭,為免過程過於理性,同時也特地請到來自英國同樣1.0升直列三缸但絕對令人熱血沸騰的Triumph Speed Triple R,究竟這三輛1.0升三缸車會擦出什麼樣的精彩火花?敬請持續鎖定《CARTURE車勢文化》本週不間斷的ㄧ系列報導。